KUALA LUMPUR: EcoFirst Consolidated Bhd has finally got its motor running after seven years of being in the red.
The Main Market-listed company, which has just turned around with a net profit of RM8.67 million for its financial year ended May 31 (FY11), is poised to chart a new chapter of growth, said group CEO and executive director Datuk Tiong Kwing Hee.
Among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company are the revival of the long abandoned retail mall in Segamat, Johor; new property development projects — The Academia at South City Plaza and Taipan commercial centre at Ipoh — and its venture into iron ore mining in Indonesia, according to Tiong.
“There is a lot of potential for growth now. Even with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uncertainties, we will not be affected. When I took over (EcoFirst in 2009), the company was all below ground. Then I brought it to above ground and the only way to go next is up,” he told The Edge Financial Daily in a recent interview.
Established in 1973 and formerly known as Kumpulan Emas Bhd, EcoFirst is a diversified group with business in property, construction, agriculture, network marketing and mineral resources.
While the past decade has been anything but golden for the group, it is now forging a new identity and business direction with a new CEO — and with some results to boot.
Indeed, the company recently made new headway under the helm of Tiong. It resumed construction of a retail mall in Segamat that it had abandoned for almost nine years, said Tiong.
Branded as 1Segamat, the complex is expected to open for business in December 2011 and will become a major revenue contributor to the group in the future, he added.
“With the 1Segamat project coming on-stream, I foresee revenue contribution from property management to the group will go up to 40% (from the current 25%) in the next financial year,” said Tiong, adding that the retail mall could fetch a valuation of up to RM80 million when it is completed.
“Once an anchor tenant is secured, we will get about 85% to 90% occupancy rate. And the income will come in three months after it opens (in December). We don’t collect rental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to give our tenants a boost in confidence,” he said.
Situated near the Segamat bus station and taxi terminal, 1Segamat complex comprises three shopping levels with a gross area of 450,000 sq ft and two levels of car park.
The complex has secured an occupancy rate of 75%, with tenants that include Lotus Five Star Cinema, Popular bookstore and Watson’s personal care store, said Tiong.
According to him, EcoFirst spent a total of some RM34 million to develop the only mall in Segamat.
In addition, the company plans to revamp its South City Plaza at Seri Kembangan and bring the retail mall to the next level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blocks of 13-storey serviced apartments and commercial space named The Academia to attract a bigger crowd to the mall.
“The take-up rate (for The Academia) is good. We have also recently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UPM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to place up to 3,000 of its overseas students to live here,” Tiong said, adding that the company would start to recognise pro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rting FY12.
“The GDV (gross development value) of The Academia is around RM100 million to RM120 million and we expect to gross in some RM40 million. The profit will be used to repay borrowings and plough back to redevelop South City Plaza,” he said.
Tiong sai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a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the middle of next year and EcoFirst plans to invest some RM10 million to build a 12-hall cineplex in the existing mall.
“We have talked to a few parties and Lotus (Five Star Cinema) says it can guarantee drawing a total of 60,000 visitors a month. With the 12 halls, South City Plaza would house one of the biggest cinemas in the south of Kuala Lumpur,” he said.
The Academia aside, EcoFirst’s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Curah Bahagia Sdn Bhd is currently developing a commercial property project — Taipan @ Ipoh Cybercentre — with a GDV
of some RM300 million, which will keep the company busy for another three years.
Profit contribution from Curah Bahagia is expected to come in during FY12.
Meanwhile, EcoFirst’s construction arm has recently been short-listed as one of the contractors for the upgrading works of army camps in Malaysia.
“We are confident of getting three or four of the 100 camps,” he said, adding that the upgrading of one camp could amount to some RM20 million. EcoFirst’s construction arm currently makes up some 25% of its total revenue, according to Tiong.
One of the noteworthy developments of EcoFirst’s business plans is its recent venture into mineral resources business.
Its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pal Horizon Sdn Bhd had on Aug 5, 2010 entered into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CV Geo Mineral Resource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an iron ore mine in South Kalimantan, Indonesia.
The mining operations started last month after the machinery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were installed and commissioned in July 2011, according to EcoFirst’s notes accompanying its announcement to Bursa Malaysia.
“We only spent some US$1 million to buy the mines with all the machinery being installed. We think within a year of operations, we can get back our money and the balance in the years to come is all profit. But we will just stop there, we are also looking at other mines too,” said Tiong.
In terms of its network marketing division, he said the unit is in midst of developing and commercialising some health products such as black garlic. Its agro-biotechnology unit is currently exploring the planting of organic agarwood on its 1,000-acre farm in Desaru, Johor.
All in all, Tiong said the group would use its internally generated funds to finance its business plans as much as impossible without resorting to borrowings.
EcoFirst had disposed of its then 19.86% stake, comprising 17.69 million shares, in education services provider SEG International Bhd (SEGi) for RM30.6 million cash in March 2010 to part-repay its borrowings. In retrospect, the timing of the sale was bad for EcoFirst, as SEGi’s shares surged some 10 times just months later as the education company started to turn around strongly.
At as May 31, EcoFirst had RM105.39 million long-term borrowings, RM27.63 million short-term borrowings and RM3.45 million cash, translating into a net debt of RM129.57 million. Based on its shareholders’ fund of RM118.62 million, the company’s net gearing amounted to some 1.09 times.
The company made a net profit of RM8.68 million for FY11 versus a net loss of RM41.4 million for FY10 on the back of 18.5% increase in revenue to RM24.98 million from RM21.07 million. Earnings per share was 1.38 sen versus loss per share of 6.36 sen previously.
EcoFirst closed at 15 sen last Friday, which was some 17.8% discount to its net asset per share of 18.25 sen as at May 31. At this price the company has a market capitalisation of RM97.5 million.
With the upcoming business developments, things could be a bit hectic for EcoFirst to digest. But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see how this company that has just returned to profitability after seven years of struggling in the red can chart new growth ahead.
http://www.theedgemalaysia.com/mobile/article.php?id=195416
Monday, October 31, 2011
Sunday, October 30, 2011
财女风情:钱包的秘密
钱包,能说出你的秘密。每个钱包都讲述着主人的人生历程。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说:“最长的路,是从心灵通往钱包的那条路。”
因为钱包代表的不仅是财富,还代表着人生价值,也标示了他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价值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为什么只凭观察钱包,就可以断言你的财务状况呢?因为钱包是一个人与钱接触时最贴身的媒介。
要了解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最准确的方式就是观察他使用的钱包透露出来的讯息。
一个人平常对金钱的观念,会不知不觉表现在钱包的使用态度上。花钱的观念如果错误,钱包就存不到钱。
现在打开你的钱包,就可以看出未来你成为有钱人的可能性。
你的钱包是将钱按照大小顺序、整整齐齐叠好、小心地放在钱包里的吗?
还是胡乱地,连你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数额地塞在里面?
或者,钱都干脆不塞进钱包,而是随便地揉进裤衣袋里呢?
还是钱包里“穷”得只剩下各式各样面额不同、功能不同的信用卡?
有些人的钱包除了钱以外,钱包里最多的就是优惠券、健身中心会员卡、积分卡和打折卡,被主人精心地一格格放在不同的位置种类之繁多,令人大开眼界。
又或者你平时从来都不打理钱包,觉得钱包就是用来放东西的工具,想到往钱包里塞什么东西,就塞什么。钱包里除了钱,最多的是层层叠叠各种各样的收据和发票,占领钱包大半江山。
有些人的钱包,里面可谓包罗万象,硬币、一叠大额钞票、被挤压变形的零钞、收据、信用卡单据、与爱人的大头照以及五彩缤纷的打折券。
现在,请告诉我你的钱包里装的是什么?
为什么钱包总空空?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赚钱了,可是总是不够花,从来都缺钱。
我想旅游,没钱!我想吃顿高档自助餐,没钱!我想买房子买车,没钱!
一个月工资从来都是吃饭+房子+还信用卡+买生活用品+社交,然后钱就好像长了翅膀似的,不知不觉的从钱包里轻轻飞走,到月底还要苦苦计算还有几天发工资。
为什么钱包总空空?
答案是:因为你没有尊守钱包运用的规则。
钱包怎么会有使用规则?“钱包规则”是个什么东西,用钱包也有自己的规则吗?用什么规则这么厉害,只要遵守它就能当上有钱人?
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钱不够用?而且这种生活一直都在持续?
你可以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有稳定的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是很努力的,可是每天都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而且总感觉被贫穷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那是因为,你赚的比花的少。
你是不是每次“发现想吃的东西时就会用钱、发现想买的东西时就会用钱”?
过度消费
那么你的钱包并不是由你的意志所支配的,而是由你面临的各种状况临时支配的。
也就是说,真正支配你钱包的并不是你自己,而是围绕着你出现的各种‘状况’。既然是拿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钱包,那这个人怎么可能成为有钱人呢?
导致人们不能富裕、对未来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如果你总是花的钱比挣的钱多,你将永远不能摆脱负债,于是你从每个月20号就开始紧张、焦虑,最后将导致你变成穷人甚至一无所有。
只有你自己可以支配你的钱包里的钱,钱包里的钱不会自己变多。这是个绝对的真理,是在利用金钱支配关系的时候不可避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你的收入还是不变的,有限的,一切都会因你选择如何花费你的钱而不同。
理财态度决定钱包厚度
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财富殿堂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地敞开,但能否走出迷宫开启财富大门则要看各自的造化。
为什么有人历经山重水复仍无路可走,而有人却跋山涉水后抱得财富满载而归?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思路和态度决定是否能找到那条通往财富殿堂的路。
如果你也想成为有钱人,那就换一种思路,换一种生活方式吧。
管好钱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使用钱包的习惯,关心自己每天的收支状况,管好钱,也是一种赚钱之道,一种可以让财富增值的聪明、轻松的做法。
把努力赚钱的精力分一部分给轻松管钱和快乐生活,财富和幸福生活会离你越来越近。
小贴士
3规则
●第一条,让钱从钱包里流出去时要三思,把钱放进钱包时则一秒都不要犹豫。
●第二条,买的不是物品,而是价值。不论是多好的东西,如果不符合你的价值标准,那你就连一分钱也不要支付。
●第三条,如果最终你无法收回付出的代价,那你干脆就不要打开钱包。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说:“最长的路,是从心灵通往钱包的那条路。”
因为钱包代表的不仅是财富,还代表着人生价值,也标示了他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价值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为什么只凭观察钱包,就可以断言你的财务状况呢?因为钱包是一个人与钱接触时最贴身的媒介。
要了解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最准确的方式就是观察他使用的钱包透露出来的讯息。
一个人平常对金钱的观念,会不知不觉表现在钱包的使用态度上。花钱的观念如果错误,钱包就存不到钱。
现在打开你的钱包,就可以看出未来你成为有钱人的可能性。
你的钱包是将钱按照大小顺序、整整齐齐叠好、小心地放在钱包里的吗?
还是胡乱地,连你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数额地塞在里面?
或者,钱都干脆不塞进钱包,而是随便地揉进裤衣袋里呢?
还是钱包里“穷”得只剩下各式各样面额不同、功能不同的信用卡?
有些人的钱包除了钱以外,钱包里最多的就是优惠券、健身中心会员卡、积分卡和打折卡,被主人精心地一格格放在不同的位置种类之繁多,令人大开眼界。
又或者你平时从来都不打理钱包,觉得钱包就是用来放东西的工具,想到往钱包里塞什么东西,就塞什么。钱包里除了钱,最多的是层层叠叠各种各样的收据和发票,占领钱包大半江山。
有些人的钱包,里面可谓包罗万象,硬币、一叠大额钞票、被挤压变形的零钞、收据、信用卡单据、与爱人的大头照以及五彩缤纷的打折券。
现在,请告诉我你的钱包里装的是什么?
为什么钱包总空空?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赚钱了,可是总是不够花,从来都缺钱。
我想旅游,没钱!我想吃顿高档自助餐,没钱!我想买房子买车,没钱!
一个月工资从来都是吃饭+房子+还信用卡+买生活用品+社交,然后钱就好像长了翅膀似的,不知不觉的从钱包里轻轻飞走,到月底还要苦苦计算还有几天发工资。
为什么钱包总空空?
答案是:因为你没有尊守钱包运用的规则。
钱包怎么会有使用规则?“钱包规则”是个什么东西,用钱包也有自己的规则吗?用什么规则这么厉害,只要遵守它就能当上有钱人?
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钱不够用?而且这种生活一直都在持续?
你可以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有稳定的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是很努力的,可是每天都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而且总感觉被贫穷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那是因为,你赚的比花的少。
你是不是每次“发现想吃的东西时就会用钱、发现想买的东西时就会用钱”?
过度消费
那么你的钱包并不是由你的意志所支配的,而是由你面临的各种状况临时支配的。
也就是说,真正支配你钱包的并不是你自己,而是围绕着你出现的各种‘状况’。既然是拿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钱包,那这个人怎么可能成为有钱人呢?
导致人们不能富裕、对未来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如果你总是花的钱比挣的钱多,你将永远不能摆脱负债,于是你从每个月20号就开始紧张、焦虑,最后将导致你变成穷人甚至一无所有。
只有你自己可以支配你的钱包里的钱,钱包里的钱不会自己变多。这是个绝对的真理,是在利用金钱支配关系的时候不可避免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你的收入还是不变的,有限的,一切都会因你选择如何花费你的钱而不同。
理财态度决定钱包厚度
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财富殿堂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地敞开,但能否走出迷宫开启财富大门则要看各自的造化。
为什么有人历经山重水复仍无路可走,而有人却跋山涉水后抱得财富满载而归?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思路和态度决定是否能找到那条通往财富殿堂的路。
如果你也想成为有钱人,那就换一种思路,换一种生活方式吧。
管好钱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使用钱包的习惯,关心自己每天的收支状况,管好钱,也是一种赚钱之道,一种可以让财富增值的聪明、轻松的做法。
把努力赚钱的精力分一部分给轻松管钱和快乐生活,财富和幸福生活会离你越来越近。
小贴士
3规则
●第一条,让钱从钱包里流出去时要三思,把钱放进钱包时则一秒都不要犹豫。
●第二条,买的不是物品,而是价值。不论是多好的东西,如果不符合你的价值标准,那你就连一分钱也不要支付。
●第三条,如果最终你无法收回付出的代价,那你干脆就不要打开钱包。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理財重於投資 (转贴)
<理財重於投資>
今天不談投資,談理財。
理財的重點,就是做好日常收支帳目的管理,並力求平衡。
只要一個人每天所得與每日支出,能達成均衡,而且是日日均衡、周周均衡、歲歲年年都均衡,那麼這個人一輩子都財務均衡,有進有出、入可敷出,這樣還不算一個財務自由的快樂幸福人嗎?
理財只要做得好,天天都可開心,不用陷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開銷的煩惱中,這真是最幸福的人生了。
這種人多不多呢?我覺得是滿坑滿谷,多得不得了。特別是擁有穩定職業、收入與祖上積德、家有恆產的朋友們,幾乎都可快樂理財一輩子,幸福無憂一生。
但可惜,我們這種崇尚小確幸的幸福人,卻因碰見了一群投資高手,或者財務規劃高手而相形見絀。因為他們告訴我們:"幸福的理財不是只有收支平衡而已,還得不需要憑勞力工作,只需靠金錢規劃就能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如此方能稱為財務自主與自由。"
好吧,要靠這麼嚴苛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理財能力,就只好努力存錢去做投資,不管是投資股票、基金或房地產,總之,就是要靠錢滾出一大桶、一大桶的錢,好讓自己光靠投資本金滾出來的獲利,就能滿足每日、每月的開銷。
為了達成這種高標準的財務自主,首先你得學習接受與忍受市場的震盪起伏,然後,通過市場腥風血雨的淘汰法則,讓自己成為那20%的投資倖存者,並回頭去看那些因投資失利、財務規劃失衡而未能財務自主的人,你會覺得,這樣的辛苦真是值得。
是的,非常值得,放棄一個只需簡單努力即可以有80%勝算的幸福方法,卻勇敢地挑戰只有20%不到之成功率的嚴酷財務自主山頭,並要接受後者80%敗率的虧損累累與過程中的心驚膽跳,我就不知道這群人是怎麼了,怎麼敢憑著血肉之軀勇闖血淋淋的投資市場呢?
理財,應該是越簡單越好,並應尋求一個能讓自己一生日日收支平衡的財務方案。要達到這件事情,當然要花點努力,但這種努力是多數人憑平凡能力就可達成的幸福低標。
放棄幸福低標,卻要在理財架構中放入太多、太高與太危險的投資部位,我就會覺得這種人不是瘋子、傻子,那就一定是被人給騙了。
我非常討厭一種富爸爸理論,就是要人放棄工作本業,並努力讓人生往財務操作的方向靠攏。財務操作固然沒有不對,因為那只是理財的一種手段。但要靠理財手段,而非工作本業來創造收支平衡的理財架構,我認為多數上班族根本做不到。
做不到的事情,為何要去想呢?就好像我做不到一百公尺跑進十秒以內,並不代表我不需要慢跑。我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每周慢跑三次、每次慢跑半小時的目標,而不是努力練習百米賽跑三年,三年後達成跑入十秒內的紀錄!(老天爺,我連跑十五秒都辦不到了,還談甚麼十秒呢?)
我沒有辦法靠投資的部位,養活我每日、每周、每月的生活開銷,我想,窮我一生都沒辦法吧!但我想,我可以靠工作、投資與保險規劃,達成一輩子尚可安心的收支平衡方案,並盡量降低市場波動對我理財方案的影響,這應該就不會太難達成。
會很難達成,往往是我們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了一個超過自己能力的富裕標準,希望每月支出能達到十萬元以上,能過著吃美食、拿名牌、住豪宅與開跑車的生活(還有,拿高價iphone卻只有打電話、發簡訊與玩臉書的廉價價值)。
如果我是王永慶的私生子,相信打一場遺產官司,我就可以財務自主了。但我根本不需要那麼做,我只要做我覺得快樂且理性的事情,就能得到一輩子小而明確的幸福了,我又何必捨近而求遠呢?
理財,是投資的基礎磐石,把理財架構做到好,再來增加風險性的投資部位,則良好得宜的理財架構能免除市場波動對投資部位的傷害,甚至還能因為理財調度得宜,在市場低點廉價買入比例適當的投資標的,並大大增加家庭資產的總報酬。
上班族應該學習把投資行為放到安全的理財架構下,而不是把投資變成理財,透過高風險、高部位的投資部位來取代小而明確的理財方案。
用財務規劃來掩飾投資的風險,進而把財務規劃與投資,移花接木為上班族應奉行的理財流程,並害這麼多平凡上班族每天面對基金、投資型保單績效波動而憂心不已,我實在覺得這是本末導致、誤把投資當理財的錯誤風氣使然!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
2011/10/24
今天不談投資,談理財。
理財的重點,就是做好日常收支帳目的管理,並力求平衡。
只要一個人每天所得與每日支出,能達成均衡,而且是日日均衡、周周均衡、歲歲年年都均衡,那麼這個人一輩子都財務均衡,有進有出、入可敷出,這樣還不算一個財務自由的快樂幸福人嗎?
理財只要做得好,天天都可開心,不用陷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開銷的煩惱中,這真是最幸福的人生了。
這種人多不多呢?我覺得是滿坑滿谷,多得不得了。特別是擁有穩定職業、收入與祖上積德、家有恆產的朋友們,幾乎都可快樂理財一輩子,幸福無憂一生。
但可惜,我們這種崇尚小確幸的幸福人,卻因碰見了一群投資高手,或者財務規劃高手而相形見絀。因為他們告訴我們:"幸福的理財不是只有收支平衡而已,還得不需要憑勞力工作,只需靠金錢規劃就能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如此方能稱為財務自主與自由。"
好吧,要靠這麼嚴苛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理財能力,就只好努力存錢去做投資,不管是投資股票、基金或房地產,總之,就是要靠錢滾出一大桶、一大桶的錢,好讓自己光靠投資本金滾出來的獲利,就能滿足每日、每月的開銷。
為了達成這種高標準的財務自主,首先你得學習接受與忍受市場的震盪起伏,然後,通過市場腥風血雨的淘汰法則,讓自己成為那20%的投資倖存者,並回頭去看那些因投資失利、財務規劃失衡而未能財務自主的人,你會覺得,這樣的辛苦真是值得。
是的,非常值得,放棄一個只需簡單努力即可以有80%勝算的幸福方法,卻勇敢地挑戰只有20%不到之成功率的嚴酷財務自主山頭,並要接受後者80%敗率的虧損累累與過程中的心驚膽跳,我就不知道這群人是怎麼了,怎麼敢憑著血肉之軀勇闖血淋淋的投資市場呢?
理財,應該是越簡單越好,並應尋求一個能讓自己一生日日收支平衡的財務方案。要達到這件事情,當然要花點努力,但這種努力是多數人憑平凡能力就可達成的幸福低標。
放棄幸福低標,卻要在理財架構中放入太多、太高與太危險的投資部位,我就會覺得這種人不是瘋子、傻子,那就一定是被人給騙了。
我非常討厭一種富爸爸理論,就是要人放棄工作本業,並努力讓人生往財務操作的方向靠攏。財務操作固然沒有不對,因為那只是理財的一種手段。但要靠理財手段,而非工作本業來創造收支平衡的理財架構,我認為多數上班族根本做不到。
做不到的事情,為何要去想呢?就好像我做不到一百公尺跑進十秒以內,並不代表我不需要慢跑。我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每周慢跑三次、每次慢跑半小時的目標,而不是努力練習百米賽跑三年,三年後達成跑入十秒內的紀錄!(老天爺,我連跑十五秒都辦不到了,還談甚麼十秒呢?)
我沒有辦法靠投資的部位,養活我每日、每周、每月的生活開銷,我想,窮我一生都沒辦法吧!但我想,我可以靠工作、投資與保險規劃,達成一輩子尚可安心的收支平衡方案,並盡量降低市場波動對我理財方案的影響,這應該就不會太難達成。
會很難達成,往往是我們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了一個超過自己能力的富裕標準,希望每月支出能達到十萬元以上,能過著吃美食、拿名牌、住豪宅與開跑車的生活(還有,拿高價iphone卻只有打電話、發簡訊與玩臉書的廉價價值)。
如果我是王永慶的私生子,相信打一場遺產官司,我就可以財務自主了。但我根本不需要那麼做,我只要做我覺得快樂且理性的事情,就能得到一輩子小而明確的幸福了,我又何必捨近而求遠呢?
理財,是投資的基礎磐石,把理財架構做到好,再來增加風險性的投資部位,則良好得宜的理財架構能免除市場波動對投資部位的傷害,甚至還能因為理財調度得宜,在市場低點廉價買入比例適當的投資標的,並大大增加家庭資產的總報酬。
上班族應該學習把投資行為放到安全的理財架構下,而不是把投資變成理財,透過高風險、高部位的投資部位來取代小而明確的理財方案。
用財務規劃來掩飾投資的風險,進而把財務規劃與投資,移花接木為上班族應奉行的理財流程,並害這麼多平凡上班族每天面對基金、投資型保單績效波動而憂心不已,我實在覺得這是本末導致、誤把投資當理財的錯誤風氣使然!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
2011/10/24
Friday, October 21, 2011
Bursa Malaysia says sharp drop in index due to broker trades
KUALA LUMPUR, Oct 21 — Malaysia’s stock exchange operator Bursa Malaysia Bhd said a sharp drop in the FTSE Bursa KLCI, its benchmark index, was due to trades keyed in on select index component stocks by a broker.
The KLCI dropped 4.8 per cent at 4:41pm to 1,371.92 points from 1,440.52 points before recovering 10 minutes later. The KLCI closed down 0.2 per cent for the day at 1,438.83 points.
Bursa did not say if the trades were made deliberately or by accident. — Reuters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投資收入」和「薪水收入
致富的秘密在於「現金流」,這是我常和人分享的心得。好的現金流管理是致富的前提,不會管理現金的人,是不可能致富的,每個人都得記得這點。
現金流主要在於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一般人會說,這有什麼困難?不就是如何賺、如何花嗎?確實,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其實有許多很深的道理,往往一般人無法參透。舉例來說,時下年輕人被批評是「月光族」,每個月賺來的錢全部花光光,若是不懂的開源和節流,那將來怎可能致富呢?
致富是條很長的人生路,一夜致富的傳奇只是大家喜歡傳頌的故事,絕大多數的有錢人都是經過長時間且有紀律的現金流管理而成功的,至少我所認識的富豪是這樣的,他們大都非常勤儉,把一塊錢當兩塊花,一心想著如何開創更多的收入且節省更多的花費,無時無刻不在盤算自已有多少財富,而且盤算著如何把財富做最好的管理。
時間會一分一秒的過去,現金會一點一滴的累積或消失,現金流的秘密我透露其中的一項觀念和重點,就在於「投資收入」和「薪水收入」的對稱關係。
薪水收入很簡單,不用解釋,但投資收入就重要了。投資收入是有別薪水收入的更重要收入,但往往一般人重視的是薪水收入而非投資收入,所以致富者往往都是少數人,因為多數人的觀念和方法是錯的。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投資收入對於我們財務的重要性,比重應該要隨之提高。例如二十歲的年輕人,一定是薪水收入重於投資收入,但到五十歲,投資收入的比重要遠遠超過薪水收入的重要性,否則流逝的三十年時間,不就一事無成了嗎?
最近,全球不景氣,企業都大幅裁員,許多中高齡失業者一下子生活陷入困頓,這就是投資收入沒做好的例證,一輩子只靠薪水,不是一輩子就制於人嗎?為何不早做現金流的管理呢?若人到老來才後悔,那有什麼用呢?時間都過了一大半了,能把時間叫回來、重頭開始嗎!
現金流主要在於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一般人會說,這有什麼困難?不就是如何賺、如何花嗎?確實,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其實有許多很深的道理,往往一般人無法參透。舉例來說,時下年輕人被批評是「月光族」,每個月賺來的錢全部花光光,若是不懂的開源和節流,那將來怎可能致富呢?
致富是條很長的人生路,一夜致富的傳奇只是大家喜歡傳頌的故事,絕大多數的有錢人都是經過長時間且有紀律的現金流管理而成功的,至少我所認識的富豪是這樣的,他們大都非常勤儉,把一塊錢當兩塊花,一心想著如何開創更多的收入且節省更多的花費,無時無刻不在盤算自已有多少財富,而且盤算著如何把財富做最好的管理。
時間會一分一秒的過去,現金會一點一滴的累積或消失,現金流的秘密我透露其中的一項觀念和重點,就在於「投資收入」和「薪水收入」的對稱關係。
薪水收入很簡單,不用解釋,但投資收入就重要了。投資收入是有別薪水收入的更重要收入,但往往一般人重視的是薪水收入而非投資收入,所以致富者往往都是少數人,因為多數人的觀念和方法是錯的。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投資收入對於我們財務的重要性,比重應該要隨之提高。例如二十歲的年輕人,一定是薪水收入重於投資收入,但到五十歲,投資收入的比重要遠遠超過薪水收入的重要性,否則流逝的三十年時間,不就一事無成了嗎?
最近,全球不景氣,企業都大幅裁員,許多中高齡失業者一下子生活陷入困頓,這就是投資收入沒做好的例證,一輩子只靠薪水,不是一輩子就制於人嗎?為何不早做現金流的管理呢?若人到老來才後悔,那有什麼用呢?時間都過了一大半了,能把時間叫回來、重頭開始嗎!
《Icon Man》潘儉偉 遇上對的時間
《Icon Man》潘儉偉 遇上對的時間
May 11, 2008
作者 軒豪
vide mode
share to facebookshare to plurk 0
引言:廿來歲,一個年少輕狂的時代,“玩”是這時代的代號,而他因為遇見“對的人”,在24歲就決心安定下來,與心愛的人走向未來;卅來歲,一個焚膏繼晷的時代,“拼”是這時代的代稱,而他因為碰見“對的事”,在35歲就決然放下一切,為自己的人生劃上新的起點。能夠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對的事是何等幸福,潘儉偉就是這麽一個人!
訪問結束後,在潘儉偉的身上看不到“偶然”兩字,縱然他以最年輕的身份成為新加坡的上市領導人,及以新人的姿態在首次選舉中打敗政壇的明日之星闖入國會,都因其積極進取、冒險精神、膽大細心、樂觀從容、不懼失敗的性格特質所使然。或許,您會說,他的運氣比別人好。的確,連潘儉偉也承認,自己比別人幸運太多了,似乎有人在背後默默扶他一把。但,倘若沒上述因素構成的話,即使幸運之神敲了他的門,他也不知要如何打開這扇門。
不難發現,在潘儉偉的體內自小就流著勇於冒險與敢於嘗試的熱血。在他念中學時,他放棄了自己最拿手的地理,選修歷史。“我念中學時,地理的成績是全班同學數一數二的,就算不溫習都可考取相當不錯的分數。可是,我毅然選讀了歷史,結果A級水平考試的成績出爐後,歷史的成績並不理想。”就是因為歷史科拿不到甲等,使他失去了獲取新加坡獎學金到海外深造的機會,他卻樂觀地表示,“我從不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我清楚明白,最壞的打算亦不是如此。”所幸,我國的一家煙草公司資助潘儉偉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哲學、政治,圓他念大學之夢。
大學畢業後,與其他的社會新鮮人一樣,為了免除日後的經濟壓力並希望提到退休,都會有要創業的淩雲壯誌,不過,很多人因為畏懼失敗而打退堂鼓。潘儉偉從不把失敗當作一回事,“我沒有必要還害怕跌倒。就算公司倒閉了,負債累累,我仍可以過著領薪水的日子,慢慢還債。對我而言,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可見,他不恐懼失敗與樂觀開朗的性格是促成他自1997年3月至2001年8月,短短的四年內,以29歲的年齡躍進新加坡掛牌公司最年輕的執行長。
在創業的初始並非外人所想像的平步青雲、一帆風順,尤其是碰到98年的金融風暴席捲全亞洲,公司的業務亦受到嚴重波及,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連發餉於員工都有困難,如此痛苦煎熬的日子度過了整整一年。後來,到新加坡發展期間,每星期有兩個晚上都在火車上睡覺,維持一年左右。“當時,旁人都在問:‘沒有錢,你睡得了嗎?’我回應,要是沒睡,明天會更糟糕!”從潘儉偉的口中帶出當年的陳舊往事,能夠略略感受到不讓他放棄的唯一原則就是明天還有希望,“我覺得悲觀沒有必要,悲觀的想法並不會把情況改好!”對,樂觀的人會積極尋找出路,而悲觀的人只會在原地埋怨而已。如此樂觀性格,在他打算從政那一天開始,就不諱言,“即使參政後面對牢獄之災,財富已夠妻女一世無憂。”
政治,一條義無反顧的路
10年前,潘儉偉就有從政的意念,別無它意,只為了參與擬定更好的政策以改變現狀,幫助其他人。10年後的今天,他放下人人稱羨的執行長一職,義無反顧地走進國會,為民服務。踏上政途,與其說是一個機緣巧合,倒不如說潘儉偉的事業處在巔峰時,經濟穩定,遇上對的時間,透過友人讓他認識了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在多番與林冠英、民主行動黨中央政策與策略委員會主席林吉祥父子倆接觸後,潘儉偉於去年初當機立斷為自己的公司尋覓適當的繼承人,正式退位,棄商從政,加入了民主行動黨,成為該黨的秘書長經濟顧問。
“參政是我實現自己的理想與回饋社會的方式。”身為一名企業家,最直接了當的回饋方法就是從事慈善工作,何必還要轉一個彎呢?“這是身旁好友都會問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再多的錢,沒有人才,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虧一簣,也無法讓政黨強大起來。從經濟學角度來剖析,若是有人才的納入,十塊錢可以賺取一百塊。”潘儉偉從來不否認錢的重要性,亦無抹殺長期投入慈善工作的企業,只是他認為,捐錢有時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方式,“也許,許多人的想法就是,我已捐錢了,我的責任已經完成了。”
曾在其他的雜誌對潘儉偉的形容為“才貌兼具的經濟型才子”。出席他競選期間的政治演說,發現他演講的課題會涉及全球經濟,如:油價上漲、通貨膨脹、次級房貸等造成我國經濟的影響和未來的走勢,分析地有條不紊,深入淺出。這是在我國少見的政治演說,即不打政治口水戰,而用智慧來教育民眾,展現個人的政治魅力。還以為,倘若他有機會參與內閣,他會想要管轄經濟部,誰知道,他選擇了教育部。
“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貧窮子弟都才能在一代之內飛上枝頭變鳳凰。”潘儉偉以自己為例,要不是當初父親堅持要他上最好的學府,就算和校長對峙亦在所不惜,他的命運曲就會奏著不同樂章,“當時家鄉最好的幼稚園,只接納約30名新生,大多收教職員或有錢人家的子女。當父親去申請時,對方說開學當天才知是否符合入學標準。到了開學日,對方又以學生已滿為由推託,父親忍無可忍直接串上門找校長理論一翻,對方在父親的百般說服後,終於屈服於下。”
出生於1972年8月1日的潘儉偉,從小就生長在柔佛州巴株巴轄一戶養雞的清寒家庭。除了小學外,自中學起,他都依靠獎學金完成學業的。在中學時期,他分別獲得亞細安獎學金與邵氏獎學金前往新加坡萊佛士書院及萊佛士初級學院完成A水平考試。
作為一名政治界的新星,潘儉偉對另一位《Icon Man》拿督翁詩傑是敬重的,“他是在執政黨中少見敢怒敢言的高官,就如2006年的‘幹撈事件’,即使他需蒙受重大的壓力,都願意跳出來揭發弊案。”還有一名政治人物――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Obama)的“改變精神”讓他敬佩不已,“我不敢與奧巴馬做比較,可是我欣賞他那堅持改變的精神。先不論他是否改變成功,至少他有改變的勇氣。很多美國總統都是經歷過州議員、參議員、部長等才出來競選總統。不過,奧巴馬的政治資歷尚淺,卻毛遂自薦競選總統,更令人欽佩的是,他是首位美國黑人總統候選人。”
提到奧巴馬,他在競選期間曾陷入斷背疑雲,後來就不了了之。可是,我國前任衛生部長拿督斯裏蔡細歷在去年底發生的桃色事件卻成為眾人茶余飯後的討論話題。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潘儉偉的身上,他會如何處理呢?“退出!我就不搞政治了!”斬釘截鐵的回應,他繼續說:“若我還沒結婚,發生類似的事,我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我是有家室的男人,在道德上就是一個錯誤!身為一名政治家,對自己要求標準要比他人高,否則就沒資格成為領袖。”他深信,唯有“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才能自我檢視,以免在道德上越軌。
錯過後的美麗
人的一生若沒有錯過是最完美的,可是,現實的人生都必須錯過。
潘儉偉唯一的錯過就是他無法在絲綢之路留下腳印,“大學畢業後,想一人到絲綢之路自助旅行,尤其想到鮮少人去的嚴峻地帶,例如: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邊界,在崎嶇的山路上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可惜的是,申請不到學校的旅遊獎學金,加上沒有經濟能力,只好打消此念頭。有時,錯過並非是一種遺憾,而是上天正醞釀著另一機會等待您的蒞臨。潘儉偉在這場錯過後,與他白頭偕老的女人相遇了,亦是他現在的內眷。
這場愛,戀了兩三年,兩人就在1996年註冊結婚,當時,潘儉偉才24歲。24歲,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刻,還需要試探、體驗、明瞭花花世界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他卻決然將愛情昇華,走入婚姻,安定下來。這一切,只因為他遇見“對的人”。“對的人”的定義是什麽?潘儉偉說不出所以然,只是一種心裏的感覺,而現任太太的漂亮、聰穎、優於他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兩三年間的熱戀,就認定了她是他的永遠。
潘儉偉除了父母外,最感激的是與他共處將近15年的賢內助,“這些年來,她都願意配合我的決定,就算她不支持,也不會反對,都會默默配合我的步伐。”還記得,他在創業時,工作時間極度不穩,太太當時的工作時間則是非常規律,即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往往導致雙方都無法相互配合。故,太太決定自己出來開律師樓,並設在他公司旁,“她出來創業並不是為了要擴展她的事業版圖,而是配合我的時間,譬如:我們倆可以在下午的空檔時間約去看場電影。”
此次參政,太太並不驚訝,因為很早就知曉他有此想法了,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不過,潘儉偉心裏清楚,大多數的女人都不希望丈夫從政,一是害怕,二是給家人的時間不足,三是家人的隱私必須坦蕩蕩暴露在陽光下,“太太對我有參政的意念並沒多說什麽,在競選時,還願現身替我站臺。針對這一點,我非常感謝她百分百全力支持,因為她的支持,我才能夠更安心地繼續往前走。”
三年前,他們兩夫妻迎接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此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女兒出生的第一年並沒請傭人照顧,也沒要求家老來照顧,兩夫妻一起扛起照料女兒的責任。”潘儉偉繼續透露,女兒第一年就跟他們一起上班,當他要開會時,就將女兒托給太太照顧,反之亦然。隔年,才將女兒送到托兒所去。
當了爸爸的潘儉偉從不把照顧女兒一事看作是一種責任,而是認為女兒的降臨是一種福分,並非每個人都享此福分,“今天老天賜給我一個女兒,就是給我的人生另種不同的際遇,讓我享受與新生命相處的樂趣。”
回顧36年的人生,潘儉偉沒有任何一絲遺憾,畢竟,心中的目標都一一達成了。如今跳到一個新的領域,潘儉偉給自己20至25年的時間去做他認為對百姓有益的事情,推動對國家有利的政策。“我從沒冀望在政治路上有任何斬獲,我只是覺得,時間到了,就該去做想做的事。時間一過,就沒有回頭的余地。因此,在對的時間,完成心想的事,成就就會從這裏開始。”
原來,抓對的時間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May 11, 2008
作者 軒豪
vide mode
share to facebookshare to plurk 0
引言:廿來歲,一個年少輕狂的時代,“玩”是這時代的代號,而他因為遇見“對的人”,在24歲就決心安定下來,與心愛的人走向未來;卅來歲,一個焚膏繼晷的時代,“拼”是這時代的代稱,而他因為碰見“對的事”,在35歲就決然放下一切,為自己的人生劃上新的起點。能夠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對的事是何等幸福,潘儉偉就是這麽一個人!
訪問結束後,在潘儉偉的身上看不到“偶然”兩字,縱然他以最年輕的身份成為新加坡的上市領導人,及以新人的姿態在首次選舉中打敗政壇的明日之星闖入國會,都因其積極進取、冒險精神、膽大細心、樂觀從容、不懼失敗的性格特質所使然。或許,您會說,他的運氣比別人好。的確,連潘儉偉也承認,自己比別人幸運太多了,似乎有人在背後默默扶他一把。但,倘若沒上述因素構成的話,即使幸運之神敲了他的門,他也不知要如何打開這扇門。
不難發現,在潘儉偉的體內自小就流著勇於冒險與敢於嘗試的熱血。在他念中學時,他放棄了自己最拿手的地理,選修歷史。“我念中學時,地理的成績是全班同學數一數二的,就算不溫習都可考取相當不錯的分數。可是,我毅然選讀了歷史,結果A級水平考試的成績出爐後,歷史的成績並不理想。”就是因為歷史科拿不到甲等,使他失去了獲取新加坡獎學金到海外深造的機會,他卻樂觀地表示,“我從不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我清楚明白,最壞的打算亦不是如此。”所幸,我國的一家煙草公司資助潘儉偉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哲學、政治,圓他念大學之夢。
大學畢業後,與其他的社會新鮮人一樣,為了免除日後的經濟壓力並希望提到退休,都會有要創業的淩雲壯誌,不過,很多人因為畏懼失敗而打退堂鼓。潘儉偉從不把失敗當作一回事,“我沒有必要還害怕跌倒。就算公司倒閉了,負債累累,我仍可以過著領薪水的日子,慢慢還債。對我而言,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可見,他不恐懼失敗與樂觀開朗的性格是促成他自1997年3月至2001年8月,短短的四年內,以29歲的年齡躍進新加坡掛牌公司最年輕的執行長。
在創業的初始並非外人所想像的平步青雲、一帆風順,尤其是碰到98年的金融風暴席捲全亞洲,公司的業務亦受到嚴重波及,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連發餉於員工都有困難,如此痛苦煎熬的日子度過了整整一年。後來,到新加坡發展期間,每星期有兩個晚上都在火車上睡覺,維持一年左右。“當時,旁人都在問:‘沒有錢,你睡得了嗎?’我回應,要是沒睡,明天會更糟糕!”從潘儉偉的口中帶出當年的陳舊往事,能夠略略感受到不讓他放棄的唯一原則就是明天還有希望,“我覺得悲觀沒有必要,悲觀的想法並不會把情況改好!”對,樂觀的人會積極尋找出路,而悲觀的人只會在原地埋怨而已。如此樂觀性格,在他打算從政那一天開始,就不諱言,“即使參政後面對牢獄之災,財富已夠妻女一世無憂。”
政治,一條義無反顧的路
10年前,潘儉偉就有從政的意念,別無它意,只為了參與擬定更好的政策以改變現狀,幫助其他人。10年後的今天,他放下人人稱羨的執行長一職,義無反顧地走進國會,為民服務。踏上政途,與其說是一個機緣巧合,倒不如說潘儉偉的事業處在巔峰時,經濟穩定,遇上對的時間,透過友人讓他認識了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在多番與林冠英、民主行動黨中央政策與策略委員會主席林吉祥父子倆接觸後,潘儉偉於去年初當機立斷為自己的公司尋覓適當的繼承人,正式退位,棄商從政,加入了民主行動黨,成為該黨的秘書長經濟顧問。
“參政是我實現自己的理想與回饋社會的方式。”身為一名企業家,最直接了當的回饋方法就是從事慈善工作,何必還要轉一個彎呢?“這是身旁好友都會問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再多的錢,沒有人才,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虧一簣,也無法讓政黨強大起來。從經濟學角度來剖析,若是有人才的納入,十塊錢可以賺取一百塊。”潘儉偉從來不否認錢的重要性,亦無抹殺長期投入慈善工作的企業,只是他認為,捐錢有時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方式,“也許,許多人的想法就是,我已捐錢了,我的責任已經完成了。”
曾在其他的雜誌對潘儉偉的形容為“才貌兼具的經濟型才子”。出席他競選期間的政治演說,發現他演講的課題會涉及全球經濟,如:油價上漲、通貨膨脹、次級房貸等造成我國經濟的影響和未來的走勢,分析地有條不紊,深入淺出。這是在我國少見的政治演說,即不打政治口水戰,而用智慧來教育民眾,展現個人的政治魅力。還以為,倘若他有機會參與內閣,他會想要管轄經濟部,誰知道,他選擇了教育部。
“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貧窮子弟都才能在一代之內飛上枝頭變鳳凰。”潘儉偉以自己為例,要不是當初父親堅持要他上最好的學府,就算和校長對峙亦在所不惜,他的命運曲就會奏著不同樂章,“當時家鄉最好的幼稚園,只接納約30名新生,大多收教職員或有錢人家的子女。當父親去申請時,對方說開學當天才知是否符合入學標準。到了開學日,對方又以學生已滿為由推託,父親忍無可忍直接串上門找校長理論一翻,對方在父親的百般說服後,終於屈服於下。”
出生於1972年8月1日的潘儉偉,從小就生長在柔佛州巴株巴轄一戶養雞的清寒家庭。除了小學外,自中學起,他都依靠獎學金完成學業的。在中學時期,他分別獲得亞細安獎學金與邵氏獎學金前往新加坡萊佛士書院及萊佛士初級學院完成A水平考試。
作為一名政治界的新星,潘儉偉對另一位《Icon Man》拿督翁詩傑是敬重的,“他是在執政黨中少見敢怒敢言的高官,就如2006年的‘幹撈事件’,即使他需蒙受重大的壓力,都願意跳出來揭發弊案。”還有一名政治人物――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Obama)的“改變精神”讓他敬佩不已,“我不敢與奧巴馬做比較,可是我欣賞他那堅持改變的精神。先不論他是否改變成功,至少他有改變的勇氣。很多美國總統都是經歷過州議員、參議員、部長等才出來競選總統。不過,奧巴馬的政治資歷尚淺,卻毛遂自薦競選總統,更令人欽佩的是,他是首位美國黑人總統候選人。”
提到奧巴馬,他在競選期間曾陷入斷背疑雲,後來就不了了之。可是,我國前任衛生部長拿督斯裏蔡細歷在去年底發生的桃色事件卻成為眾人茶余飯後的討論話題。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潘儉偉的身上,他會如何處理呢?“退出!我就不搞政治了!”斬釘截鐵的回應,他繼續說:“若我還沒結婚,發生類似的事,我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我是有家室的男人,在道德上就是一個錯誤!身為一名政治家,對自己要求標準要比他人高,否則就沒資格成為領袖。”他深信,唯有“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才能自我檢視,以免在道德上越軌。
錯過後的美麗
人的一生若沒有錯過是最完美的,可是,現實的人生都必須錯過。
潘儉偉唯一的錯過就是他無法在絲綢之路留下腳印,“大學畢業後,想一人到絲綢之路自助旅行,尤其想到鮮少人去的嚴峻地帶,例如: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邊界,在崎嶇的山路上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可惜的是,申請不到學校的旅遊獎學金,加上沒有經濟能力,只好打消此念頭。有時,錯過並非是一種遺憾,而是上天正醞釀著另一機會等待您的蒞臨。潘儉偉在這場錯過後,與他白頭偕老的女人相遇了,亦是他現在的內眷。
這場愛,戀了兩三年,兩人就在1996年註冊結婚,當時,潘儉偉才24歲。24歲,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刻,還需要試探、體驗、明瞭花花世界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他卻決然將愛情昇華,走入婚姻,安定下來。這一切,只因為他遇見“對的人”。“對的人”的定義是什麽?潘儉偉說不出所以然,只是一種心裏的感覺,而現任太太的漂亮、聰穎、優於他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兩三年間的熱戀,就認定了她是他的永遠。
潘儉偉除了父母外,最感激的是與他共處將近15年的賢內助,“這些年來,她都願意配合我的決定,就算她不支持,也不會反對,都會默默配合我的步伐。”還記得,他在創業時,工作時間極度不穩,太太當時的工作時間則是非常規律,即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往往導致雙方都無法相互配合。故,太太決定自己出來開律師樓,並設在他公司旁,“她出來創業並不是為了要擴展她的事業版圖,而是配合我的時間,譬如:我們倆可以在下午的空檔時間約去看場電影。”
此次參政,太太並不驚訝,因為很早就知曉他有此想法了,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不過,潘儉偉心裏清楚,大多數的女人都不希望丈夫從政,一是害怕,二是給家人的時間不足,三是家人的隱私必須坦蕩蕩暴露在陽光下,“太太對我有參政的意念並沒多說什麽,在競選時,還願現身替我站臺。針對這一點,我非常感謝她百分百全力支持,因為她的支持,我才能夠更安心地繼續往前走。”
三年前,他們兩夫妻迎接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此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女兒出生的第一年並沒請傭人照顧,也沒要求家老來照顧,兩夫妻一起扛起照料女兒的責任。”潘儉偉繼續透露,女兒第一年就跟他們一起上班,當他要開會時,就將女兒托給太太照顧,反之亦然。隔年,才將女兒送到托兒所去。
當了爸爸的潘儉偉從不把照顧女兒一事看作是一種責任,而是認為女兒的降臨是一種福分,並非每個人都享此福分,“今天老天賜給我一個女兒,就是給我的人生另種不同的際遇,讓我享受與新生命相處的樂趣。”
回顧36年的人生,潘儉偉沒有任何一絲遺憾,畢竟,心中的目標都一一達成了。如今跳到一個新的領域,潘儉偉給自己20至25年的時間去做他認為對百姓有益的事情,推動對國家有利的政策。“我從沒冀望在政治路上有任何斬獲,我只是覺得,時間到了,就該去做想做的事。時間一過,就沒有回頭的余地。因此,在對的時間,完成心想的事,成就就會從這裏開始。”
原來,抓對的時間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Sunday, October 16, 201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