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1, 2009

厌恶亏损

特沃斯基曾作出以下预测:

“人类对于追求快乐有这样一个特质,他们总是比较容易对悲观的事情起反应...试想想你今天过得怎样?然后想先你如何能感觉得更好...(你会发现)让你感觉良好的事情不多,但让你觉得糟糕的事却是无限的。”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当我们拥有选择时,我们会考虑每一个选择带来的影响,我们会有额外的收获,还是面对比现况更糟的局面?当然,我们喜欢前者,挽救生命总比失去来的更好。克赫曼和特沃斯基在试验中发现,失去的感受和得到的喜悦,对内心的影响并不平等,就算失落和喜悦一样多,失去带来的伤害却比较大。

他透过以下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

A组和B组各获得两个问题

问题A:
除了原本该有的之外,你还获得1000元。现在,你必须决定,要稳拿500元,还是赌一把,赢的几率只有50%,所以你可能获得1000元,或者一无所有。

问题B:
你除了得到原本该有的,还获得了2000元。你现在要决定,要稳输500元,还是以50:50的几率赌一把,失去1000元。两个选择其实都可能让你额外获得1500元。若以逻辑的方式计算,两个选择其实并无差异。但是在问题A中,有84%的人选择稳拿500元,其余15%放手一搏;然而在问题B中,31%的人选择稳输,69%的人愿意搏一搏。还记得上周有关疾病的问题吗?计划A:有200人一定会得救;计划B:600人同时获救,但成功机会只有0.33;计划C:400人肯定死亡;计划D:600人死亡的比例为0.67。

获利总比损失更开心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肯定”的一方,但是当问题以“失去”的方式表达时,他们却甘于冒险。因此,当面对“稳赢”的情况时,投资者选择避开风险;但面对“稳输”时,却变成冒险者。另外,失去带来的压力,比获利带来的愉悦度的冲击更大。正因如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投资者面对一块钱损失所受到的打击,会比获得1块钱得到的快乐高出一倍。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展现我们对负面问题的敏感度大于正面的事项。在学校回答是非题时,答对将获得分数,答错则扣分。为避免失败带来的伤痛,学生会努力的准备考试。

同样的,投资者在获利时总比面对损失更开心,但“证券化”的损失,却比真正面对的损失更让人舒服。比如,你需要脱售股票时,有两个选择:股票A,是一只稳赚的股票,至今已让你获利约20%,股票B则是一般的股票,导致你损失20%。你,会选择哪一个?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选择A。

不愿脱售时面对损失

投资者大多不愿意在脱售时面对损失。这就是“厌恶损失理论”中的经典行为。他们不愿放弃能获利的机会,就算急需用钱,也会脱售稳赚钱的那只。

他们很有信心,股价会复苏,并回到“中和”水平,这种想法造成的投资失利,往往比熊市的伤害更大。因此,了解厌恶损失理论对管理投资很有帮助。

对于投资经理,他们了解到投资者会专注在获利,而非损失,或是整体情况。

这种情况,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之后衍生出来的伤害会比之前更大,甚至造成更大的投资风险,及更多不理智的投资决定。

转帖自<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