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3, 2009

大股東售股引疑慮‧分析員:未構成賣潮無需驚慌


吉隆坡)大馬股市購興銳不可當,二三線或低價股不斷奮力上衝,但大股東股權變動資料也顯示,許多上市公司董事與管理層近期正悄悄沽售手中股票,似乎為市場熾熱的氛圍散發不尋常氣息。

不過,分析員認為,若脫售活動並非集體行動,或同類型公司在同時間脫售,則可視為“裝腔作勢”,投資者無需捕風抓影胡亂猜測。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分析員表示,除非拋售行為兼具3項特點,即狂風落葉之速、脫售規模龐大或股東集體套利,否則董事或管理層拋售行為“不足掛齒”。

套利屬合理投資

“由於近期馬股復甦姿態太強勢,如果是在最低點吸購許多股票,以目前反彈超過35%的情況,進行套利仍屬合理投資行為。這可視為個人投資組合變動,並非一定與企業動向有關。”

他相信,許多大股東或管理層在早前馬股經歷恐慌期而跌跌不休時,趁機累積不少股票,尤其是基本面穩健的公司,並在預見馬股長期展望仍明朗下增持股權,因此隨馬股飆漲速度驚人,剛好提供套利出口。

未見集體拋售趨勢

他認為,雖然調查數據顯示許多公司管理層近期股權異動頻頻,不過至今仍未見集體拋售趨勢,況且相關公司股價並無暴跌,有關拋售行為不能作為暗示公司前景的“風向球”。

分析員也表示,涉及管理層售股的公司目前關聯不大,甚至政府相關公司(GLC)幾乎絕跡,若以歷史經驗判斷,市場一旦有重大異動,政府相關公司總是眾矢之的,這可間接證明這次售股僅能歸類在股東投資偏好。

另外,他以近期林國泰家族脫售雲頂新加坡股權計劃為例。“林家脫售股權一事並不是對公司前景缺乏信心,而是為了合理化大股東股權,及對已故丹斯里林梧桐遺產進行規劃,證明大股東脫售動機有時與業務前景無關,投資者不需要對管理層或大股東脫售股權動作如驚弓之鳥。”

逾15公司大股東頻密脫售

從5月杪至6月8日,共超過15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董事或首席執行員頻密脫售手上股票,且大多數集中在貿易服務與工業產品公司。

其中。最為關注的是科恩馬集團(KNM,7164,主板工業產品組)。此股從今年初40.5仙飆漲至目前超過1令吉水平,漲幅已超過155%,董事經理李瑞興卻在6月首4日拋售1.6%股權,至於資深獨立非執行董事林玉泰(譯音)也在5月杪拋售股票,引起市場揣測業務風險是否揚高。

COMPUGT控股董事經理吳慶標則從6月4至8日,脫售COMPUGT控股9198萬4200股股票或4.3%股權,促使5月27日至今脫售股票已達3億8258萬5200股或17.88%,目前直接與間接股權已減為32.17%,大手筆交易甚至引來大馬交易所質詢。

至於丹斯里嘉米路斯除了脫售任職執行董事的美德再也(MITRA,9571,主板建筑組)外,也脫售海產資源(HAISAN,7110,二板貿服組)股權,套利目的引起揣測。

探視售股動機

志必得證券研究主管馮廷秀認為,“春江水暖鴨先知”,大股東持續售股肯定有負面動機,否則不會輕易脫售公司股權。

“最大可能是已知道公司業務走下坡,擁有大批撥備虧損或預見獲利前景黯淡,因此趁財報與股市造好前趕緊脫售股票來減輕投資風險,尤其目前股市超買壓力漸重,選擇此時退出市場可避險。”

融資協助子公司

不過,他也認為有可能是個人財務狀況有問題,因此才會選擇套利週轉,純粹與公司營運無關。

“此外,大股東或管理層售股可能是為了要協助融資其他子公司。由於現在銀行借貸環境緊縮,其他融資方法耗時,為了協助子公司週轉,許多管理層會‘犧牲小我´,售股套現來支援子公司。畢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擁有強穩的大股東作後盾是重要的。”

瞭解公司營運狀況

馮廷秀強調,若投資者擔心公司營運前景,就必須做功課瞭解公司營運狀況,只要確保淨現金與負債比仍健康,銷售額與賺幅穩定,短期投資失利可能性就能減少。

同時,他也認為馬股前景仍健康。尤其綜指已衝破1050點關鍵心理水平,馬股已邁入揚升格局,加上目前成交量持續充沛,這波漲勢仍屬合理,並沒有泡沫嫌疑,管理層若基於回酬偏高而套利,仍“太看輕”馬股後市。

“除非次季財報結果出乎意料,淨利萎縮超越預期,馬股才可能有調整危機,屆時能真正對照目前大股東售股動機。不過,目前馬股衝勁驚人,料整體買氣仍可掩蓋管理層售股動作的憂慮。”

星洲日報/財經‧2009.06.12